看到有人又開始要再開無殼蝸牛運動,
為何消失那麼多年了,反而在接下來的世代,
房價越來越高?
等這群當年抗議的人開始投入買房時,
有房的不想崩盤,
沒房的希望崩盤,
更深層的來說,
炒房的資金雄厚的也是在等他崩盤!
居住正義無殼蝸牛這個議題,
如果簡化成打壓房價,
就只是在操作社會對立,
很難對居住正義有什麼幫助!
這篇或許也可以好好思考一下
【投書】下一代的居住正義:房子是拿來住的,不是金融商品!
https://opinion.cw.com.tw/blog/profile/52/article/11388
大家也可以在這邊留言好好討論一下,
社會住宅是不是應該大量建造,並且去識別化,多到可以影響房價,才是正確的?
為何台北市的社會住宅租金為了自償率把租用金墊高,而被批評。